府谷清水川煤電一體化電廠三期2×1000MW擴建工程作為國家重點建設的陜北至湖北±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配套電源點和陜西省重點建設項目,由陜投集團所屬清水川能源公司建設,自2021年7月17日正式開工建設以來,清水川能源公司把項目建設作為推動發展的“強引擎”,細化任務抓前期、統籌協調促管理、凝心聚力推進度,全力推動項目建設提檔升級,努力開創企業高質量發展新局面。

夯基
從謀篇布局到科技“領跑”
公司通盤考慮企業規劃和發展實際,按照“安全可靠、技術領先、指標優異、投資可控”的建設原則進行項目籌劃、技術籌備和方案籌選,不斷優化《三期工程質量控制大綱》等項目建設方案和技術資料,吸取同類型機組設備選型經驗,合理優化三大主機、主要輔機等設備選型和數量,設備技術參數均具有可靠、高效、清潔、能耗低等優越性能,發電煤耗、煙塵排放濃度等主要能耗指標達到國內領先水平。
“我們堅持科技創新引領項目建設,努力實現由‘跟跑’、‘并跑’向‘領跑’的跨越。”公司黨委書記、董事長裴昌勝說。項目運用世界首例冷源損失余熱回收技術、首例零號高加全負荷投入技術和全抽汽10級回熱技術、首例百萬機組“四塔合一”技術,全面優化設備系統和總平面布置,項目用地僅26.9公頃,創同規模工程世界最少用地。此外,有效整合內部創新力量和優勢資源,加強技術研發和成果轉化,三期項目自主研發的“發電機定子吊裝系統”“間冷塔冷卻三角的降溫系統”等多項實用新型專利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授權。一系列先進技術的應用為三期項目高質量投產達效奠定了堅實基礎。
賦能
精準發力推動管理“提質增效”
公司系統構建“權責清晰、資源共享、管控有力、運營高效、風險可控”的項目管理體系,切實提高項目管理管控效能。完善調整三期項目部組織機構,統籌協調項目整體組織;建立安全責任網格化管理工作機制,深入開展隱患排查治理,不斷提高現場安全管理水平;加強全過程質量跟蹤管理,有效監督設備安裝、系統調試、分部試運等關鍵環節;嚴格按照工程進度和投資計劃節點完成投資目標任務,合理把控項目投資強度。
緊盯人才這一項目建設、管理的源動力,從三期項目部成立初期的人員緊張,到工程管理各專業齊全,再到基建生產一體化隊伍逐漸壯大,公司強勢走出一條深化學習、消化吸收的建設之路。通過外出參加培訓和技術交流,邀請專家、設備廠家進行培訓講課等方式,博采眾長、補足短板;編制印發三期機組培訓資料、運行規程及各類系統圖紙,系統制定年度、月度、周培訓計劃,不斷提升人員業務技術水平。目前,三期生產準備各崗位人員配備到位,各類崗位資格證書齊全,能夠按要求全面參與機組調試和生產運行工作。
成勢
“握指成拳”拉滿項目“進度條”
夜色朦朧中,張志強正在對三期#6機組各系統設備完整性、準確性進行細致核查,確保機組調試工作順利開展。“身兼多職”的張志強,既是三期技術管理部的主任和#5、#6機組及公用系統試運指揮部成員,也是三期項目黨員突擊隊的一員。在項目建設現場,有20余名像張志強一樣的黨員,忙碌在各條戰線、各個崗位上。
公司以黨建把牢項目建設“方向盤”,進一步優化黨組織設置,于2022年成立三期項目黨支部,通過陣地聯建、活動聯辦、事項聯議、問題聯解等方式,不斷推進“黨支部+項目部+指揮部”三部合一,實現黨建工作和項目建設同部署、同推進、同落實,凝聚起項目建設的強大合力。
去年以來,公司搶抓“高質量項目推進年”機遇,與各參建單位掛圖作戰、倒排工期,對標對表、科學施工,全力保障既定節點目標順利實現。截至目前,三期#5機組運行穩定,各項技術指標優良;#6機組建設按照計劃穩步推進,鍋爐受熱面保溫工作全部完成,汽輪發電機本體油系統循環開始,除氧器、高低壓加熱器等設備保溫完成,管道系統保溫開始,廠用電系統受電完成,分系統試運行開始,除塵、脫硫、脫硝系統安裝同步進行,預計今年上半年投產發電。
抓項目就是抓發展,謀項目就是謀未來。項目建成后,陜投集團清水川能源公司將成為擁有460萬千瓦裝機容量的國內最大煤電一體化企業和全國第六、西北地區最大的火力發電企業,對于保障“陜電入鄂”、促進陜西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、落實國家“西電東送”戰略都具有重要意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