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問渠那得清如許,為有源頭活水來”!在洶涌澎湃的黃河之畔,在廣袤無垠的塞北高原,在晉陜蒙接壤地帶,素有“雞鳴聞三省”的陜西省府谷縣,有一顆熠熠生輝的明珠--陜西清水川能源股份有限公司。

敢為人先 ,勇立潮頭。
清水川能源公司是陜西省自主建設、自主運營的首座大型煤電一體化能源企業。擁有已探明地質煤炭儲量11億噸,目前已形成年產1000萬噸原煤的生產能力。在產裝機容量2600MW,三期2×1000MW機組計劃于2020年開工建設,2022年投產發電。項目整體建成后,實現火電裝機容量4600兆瓦,將成為西北地區火電裝機容量最大和全國最大的煤電一體化企業。
公司始終秉承“君子文化”理念,全力打造國內煤電一體化標桿企業,敢為人先 ,勇立潮頭,確保國有資產保值、增值,回報社會、幸福員工,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。
做牢“安全基礎”
企業要實現健康、高速、持續、高質量發展,安全是一切的前提和基礎。清水川能源公司安全、環保理念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的各項重要指示為指引,以君子文化,公司清能文化為指導,以“鐵三角”管理為抓手,以全力打造國內煤電一體化標桿企業、努力實現本質安全為核心構建而成。
“安全是企業最大的效益”—這是清水川能源公司的安全理念,看似簡單樸素的一句話,卻是公司十余年來的發展成果、也是全體干部職工反復提煉的智慧結晶。
做好“規定動作”
明確目標、壓實責任。制定嚴格的安全管理標準,層層分解安全指標,形成了“安全重擔人人挑、人人肩上有指標”“安全生產齊抓共管”的良好局面。
大力推行清單式管理,全力落實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。制定詳盡的安全檢查清單,按照“檢查-確認-整改-閉環”的管控程序,開展春秋季安全、環保、消防綜合檢查,重大危險源專項檢查等一系列常態化安全檢查,實現“七個檢查”不遺漏(查認識、查機構、查制度、查臺賬、查設備、查隱患、查措施)。
狠抓安全教育培訓和應急預案演練工作,強化安全責任意識,提高全員安全應急處置能力,確保安全生產。
構建量化考核管理體系,加大了人為事故的考核力度,有效保障了安全生產主體責任的落實。
做細“創新環節”
把精細化管理理念、方法和公司安全生產有機融合,通過“雙險雙控”實現安全管理關口前移,夯實安全基礎。
建立安全生產聯保互保機制,編制實行公司全員聯保互保圖,讓小細胞釋放出大能量,實現聯得住,保得了。
實施半軍事化交接班制度,形成了交接形式半軍事化、交接內容菜單化的創新機制,實現交的清楚,接的明白。
建立涉危崗位危險因素排查機制,推行班前“十加三”排查確認,開展涉危崗位“手指口述”,規范安全行為,實現查的嚴格,干的安全。
編制具有清能特色的崗位描述,有效拓展了全員安全理論的深度和廣度。
創新四項技術應用編碼技術,打造7S樣板示范區,安裝多媒體安全廣告機,制作懸掛多種標識標牌,實現了安全教育可視化,立體化,達到了“人造環境,環境育人”的目的。
新時代 新征程
在全體干部員工的共同努力下,截止2020年6月23日,公司實現安全生產2847天。先后榮獲陜西省國資委“文明單位標兵”,多次獲得榆林市政府、府谷縣政府“安全生產先進集體”等榮譽稱號。2019年,被評為陜西省安全文化建設示范企業,達到了安全生產標準化二級水平。
要我安全、我要安全、我會安全、安全是企業最大的效益!令人欣喜的是,從被動接受安全到主動要求安全這個安全理念,已經深深根植于清水川能源公司每一位員工的心中,并成為全員的行動指南。站在新的發展起點上,清水川能源人將以創建安全生產標準化一級企業為目標,凝心聚力,深挖安全文化的內涵和外延,在全力打造全國煤電一體化標桿企業的征程中,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“中國夢”的道路上,闊步前行!